
11月27日訊 NBA杯小組賽,猛龍97-95險勝步行者,豪取9連勝。
最后時刻英格拉姆中投絕殺,全場23中11砍下26分8籃板2搶斷。
本賽季至今,英格拉姆場均21.8分5.9籃板3.9助攻1.1搶斷,帶領猛龍取得14勝5負的戰(zhàn)績,高居東部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上賽季交易之后ESPN對這筆交易進行了評級,其中猛龍的評級僅有C+,而鵜鶘的評級則是B,以下是猛龍評級的內容:
交易詳情
猛龍得到:布蘭登·英格拉姆
鵜鶘得到:布魯斯·布朗、凱利·奧利尼克、2026年步行者的首輪簽、2025年次輪簽
多倫多猛龍
評級:C+
交易來英格拉姆感覺像是猛龍自2024年1月將主力球員西亞卡姆交易至步行者以來達到的巔峰。猛龍當初送走西亞卡姆時,得到了布魯斯·布朗、他們將要送往鵜鶘的2026年步行者首輪簽,以及他們在去年交易截止日前為了得到奧利尼克(和阿巴基)而交易給爵士的選秀權。本質上,猛龍相當于用西亞卡姆(加上一個次輪簽)換來了英格拉姆、阿巴基和他們在交易中保留的一個首輪簽,用來選中了賈科比·沃爾特。
我能理解這筆交易的邏輯。英格拉姆比西亞卡姆年輕三歲半,盡管我在早些時候寫道,在巴特勒同意與勇士續(xù)約后,英格拉姆已成為今夏的最佳自由球員,但我認為他不會得到像西亞卡姆去年夏天簽下的那樣豐厚的合同(四年1.89億美元)。從價值角度來看,得到阿巴基和沃爾特是積極的。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猛龍將如何利用這個陣容。為一支勝率低于50%的球隊交易首輪簽以獲得英格拉姆,這被視為一種提升即戰(zhàn)力的操作。自2021-22賽季猛龍以48勝34負的戰(zhàn)績在季后賽首輪被淘汰出局以來,球隊的陣容一直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猛龍在賽季中期增加老將(珀爾特爾、奧利尼克和現在的英格拉姆)和交易走西亞卡姆、阿努諾比之間搖擺不定,這些操作都是為了圍繞23歲球星斯科蒂·巴恩斯的建隊時間表。
外界有可能高估了一致性哲學的重要性。在有機會時抓住機會或許可以產生比精心規(guī)劃更強的陣容,選中斯科蒂·巴恩斯就是一個例子。杰倫·薩格斯在已經擁有阿努諾比和西亞卡姆的陣容中更為合適,但猛龍認為巴恩斯是更好的潛力股,并且至今沒有后悔。
這里的問題是,一位處于巔峰期的1屆全明星球員為何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獲得,可能是有原因的。英格拉姆效力鵜鶘的五個多賽季里,他的高階統(tǒng)計數據從未與他強勁的得分和助攻平均水平(23分5.2助攻)相匹配。英格拉姆更像是一個高產得分手,而不是一個高效的得分手,并且從他那令人羨慕的身高臂展中產生的籃板、搶斷和蓋帽相對較少。
英格拉姆加入斯科蒂·巴恩斯、巴雷特和奎克利后,將成為猛龍第四位更習慣于持球的球員。根據Second Spectrum網站的追蹤數據分析,上賽季鵜鶘進攻時,英格拉姆的持球時間約為26%。而斯科蒂·巴恩斯這方面的數據為21%,巴雷特和奎克利在被交易到猛龍后分別為17%和38%。(由于本賽季的傷病情況,2023-24賽季的統(tǒng)計數據似乎更有參考價值。)四人加起來,在考慮珀爾特爾作為潛在的第五位首發(fā)之前,已經達到了不可能的102%。
當每個人都健康時,猛龍主教練拉賈科維奇可能會明智地將球隊的四名頂級外線球員之一放在替補席上,以更好地平衡陣容,并讓迪克或阿巴基進入首發(fā)陣容以拉開空間。這對于四名已經確立首發(fā)地位的球員來說將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決定,他們都拿著首發(fā)球員級別的薪資。如果猛龍能夠以合理的合同續(xù)約或重新簽下英格拉姆,也許他會有更高的交易價值,并可以用來交換為更適合猛龍核心的球員。在那之前,我不確定猛龍的建隊方向。
分析|到底想競爭還是想擺爛?英格拉姆交易評級:猛龍C+ 鵜鶘B
